2014年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大事记
2015-11-04      阅读次数: 2622

      一、概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专业教师5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占教师总数的48.1%;博士、硕士50人,占教师总数的92.6% 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70%。博士学位的教师主要来自全国重点高校,有14名教师有国内外访问学者的经历。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后发优势。

二、学科建设

20146月,与中国再生金属协会和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联合组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邀请国内多名院士和知名专家来我校做专题报告。201411月,在广州主办“第十四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2014年,成功获批“江苏省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及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主管)。20141213日,我校顺利通过。201412月,顺利通过了由江苏省学位办组织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环境工程领域)试点工作中期考核。

三、人才培养

2014年学院本科生共招生368人,其中应用化学专业86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79人,环境工程专业 81 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122人。2010级本科生毕业率95.88%,学位率79.01%,毕业生升学率14.40%2010 级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86.54%。学院新增实习基地1个。

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成果显著。2014年,学院成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项目10项。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与教师合作发表文章11篇,参与申请专利10项。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我院韦连梅同学成为全国100个获此称号的团队中的5名上台领奖代表之一。《科技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在学生实验技能竞赛方面亦有所斩获。先后获得“金桥盐化杯”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金川”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1项和常州市“新华杯”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在研究生招生与报考方面成绩喜人。2014年我院统招学生考研参考率达37%,达线率达21%,录取率达16.7%,共有35人考取研究生,其中985院校2人,211院校9人。

2012年开始招收首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1名,2013年、2014年分别招生12名和3名。在校研究生总数已有26人。

四、科学研究

2014年,学院新增横向合同经费 588.3万元,到账281.3万元。

2014年,学院发表17 SCI论文,4EI论文;受理发明专利1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新增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4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成功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重点实验室1个。

2014年获批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1

废旧电子元器件稀贵金属和热塑性塑料高值化清洁利用关键技术及示范

科技部

2

基于核壳结构ZnO@MOF前躯体的功能碳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

超声膜电解关键技术及其在稀贵金属再生和深加工中的应用

江苏省科技厅

4

混合稀土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教育部

5

嘧啶类混合稀土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江苏省科技厅

6

混合稀土光致发光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常州市科技局

7

心理资本视角下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

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常州市社会科学院

8

基于大学发展的高校创业文化“4S”培育模式研究-以江苏高校为例

江苏省教育厅

9

混合菌培养淋滤废弃电路板中金属关键技术开发

常州市科技局


 

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学院现有教学用固定资产总值达3900余万元。现有实验室面积13000平方米。2014, 学院加大了实验室建设和改造力度,并已基本完成实验室调整,教学实验室主要集中在化工楼(14号楼),以科研为主要功能的学科团队实验室和大型分析测试仪器主要集中在资源中心楼(5号楼),基本实现了功能分区,为今后更有效的开展实验室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完成实验室调整、改造的同时,不断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实践教育中心”“化工材料及其应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2个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管理。其中“资源循环利用实践教育中心”为2012年获批,已于2014年通过验收。“化工材料及其应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于2013年获批,2014年底已完成硬件采购任务,2015年将验收。“绿色分离技术工程中心”为2013 年获得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硬件建设已于2014年基本完成。2014年新获批1项“化学工艺专业教育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建设点”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

2014年本院在学科实验室建设方面也有重大突破。“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获批为我校首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电子废弃物再生利用重点实验室”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认定为重点实验室。

六、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获江苏省第四期“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3人,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骨干人才4人。

学院引进专任教师10人,师资队伍中博士比例为53.7%

学院公派出国进修、访问学者5人。

七、学生工作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工作秉承,“立德为本、学风为基、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主要目标,努力做到教育体系化,管理法制化,服务个性化。常规工作扎实推进,特色工作求实创新。现有专职学工人员5人,兼职人员8人。学工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2014年,1名辅导员通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考核,1名辅导员通过国家职业规划师认证。全面加强学风建设,设计制作了《学业规划书》,为2014 级的学生配备导师,定期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规划,学院以三文鱼心理协会为载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 2014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年底就业率达98.8%

八、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院党委共有党员111 名,设有9个党支部,其中,教工党支部4个,教工党员42名,学生党支部5个,学生党员69名。

学院全面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序推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学院修订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及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和执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和省教育工委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各项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扎实开展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和党支部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探索党员培养途径与管理方法,实现制度化、细则化、创新化,圆满地完成了党建工作目标,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2014全年吸收预备党员34人,转正党员31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5人。

九、重大事项

1. 20141月,周全法教授获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电子废弃物清洁化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和示范(2014BAC03B00)》,项目总经费9700万元,并担任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2. 20144月,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3.20145月,11环境1班获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称号;11化工1班的陈思卉同学获江苏省“优秀团员”称号;12化工2王海玲20144月获江苏省“三好学生”称号;11化工1万小菊20144月月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4.20146月,首个行业学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在我院成立。 

5.20147月,“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获批为我校首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6.201412月,“电子废弃物再生利用重点实验室”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认定为重点实验室。

7.201412月,周全法教授等主持的“电子废弃物全组分高值化绿色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获201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打印